Page 9 - 台灣人的路no.84
P. 9

  位於思源埡口以北、蘭陽溪上游馬當溪流域的台 7 甲線 34K+300~500 路段,屬「之字」 型路段爬升起點,路段下邊坡陡峭大於 45 度,道路至坡趾高低差約 130m,易受溪溝沖蝕 造成崩塌。
7
     想方設法穩定路基
123 4
1. 台7甲線34K+300~500路段。
2. 路段整治現況及下邊坡馬當溪溪流。
3. 坡趾馬當溪沖蝕情況及溪底出露高傾角板岩。
4. 坡面崩塌裸露及表層出露劈理傾角接近水平岩層。
本路段近年因下方野溪沖蝕影響,崩塌逐漸向上擴展造成路基下陷。 獨立山工務段於路基下陷路段設置剛性路面維持基本通行,再於道路下 邊設高約 6m 之地錨 RC 擋牆(3 排地錨),惟道路仍持續下陷變形。
邊坡觀測儀器資料顯示:道路上邊坡及外側下邊坡之傾斜管分別於 地下 8m 及 16m 處有潛在滑動面,研判路基所在滑動面較深。為進一步 增加邊坡穩定阻抗力,於路基下方邊坡增設地錨格梁 —— 打設 6 排間距 3m,自由段 30m、固定段 10m 長之地錨。
配合調查完善整治
本路段委託調查瞭解邊坡滑動範圍及地層情況,以利後續整治。初 步調查:下方溪底出露岩層劈理屬高傾角新鮮之板岩,而坡面表層出露 及鑽孔中岩層,劈理傾角接近水平;顯示邊坡岩層受重力影響,明顯傾 倒變形,加上岩性屬板劈理密集發育之軟弱岩層,造成邊坡地層風化破 碎,坡趾溪溝沖蝕下導致邊坡崩塌,並向上影響路基下陷、崩塌,阻斷 通行。
未來整治將先配合調查瞭解是否需進一步補強路基,避免坡面下滑, 導致地錨失效。另,裸露坡面依坡度及地層條件於坡面設截排水系統, 配合加強植生復育,減緩岩層風化及 沖蝕;區域路段改善排水,避免路面 逕流沖蝕邊坡。考量路段需求及工程 經費,未來不排除於路權範圍外下方 溪岸設護岸及固床工,減緩坡趾沖蝕
及溪底下蝕。
     正面迎戰野溪沖蝕 維護公路安全     獨立山工務段副段長 郭瑞乾
取法新科技 戮力維護山區公路環境的挑戰
 
文.圖/第四區養護工程處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